现在和未来与中国技术关系的总体方向

Exclusive, high-quality data for premium business insights.
Post Reply
Rina7RS
Posts: 573
Joined: Mon Dec 23, 2024 3:46 am

现在和未来与中国技术关系的总体方向

Post by Rina7RS »

同样,日本将其政策标榜为加强“经济安全”,将其许多政策的地缘政治性质掩盖在国内安全问题的叙述中。 印度经常用“弹性”、“多样化”和“自给自足”等流行词来描述其行动。归根结底,这些术语都指一个国家采取措施减少与中国的技术和经济联系。在本文中,这种现象被称为脱钩。尽管“脱钩”是一个不完美的术语,但它仍然是描述广泛现象最容易辨认和最明确的手段。本文还使用“脱钩轨迹”这一短语来描述一个国家在与中国进行经济和技术接触的方式的演变。脱钩轨迹由一系列政策重点、经济趋势和政治态度组成,这些决定了一个国家过去。

脱钩轨迹”一词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时间变化的感觉,并将政策综合成一个 匈牙利 whatsapp 有凝聚力的叙述。德国的脱钩轨迹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德国将在塑造包括与中国在内的全球技术关系的未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德国的外交和经济政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同时在国内和欧盟层面运作。在国内层面,德国控制着其外交政策和国家间关系,但柏林已将大量权力割让给欧盟,欧盟决定贸易政策并帮助制定欧洲市场准入标准。与此同时,欧盟的许多标准都是在国家层面执行的,这让德国有机会决定其遵守欧盟政策的程度。

例如,尽管欧盟法规不鼓励购买华为设备,但德国仍允许在 5G 网络中使用华为技术。2 这一现实使分析德国与中国的关系变得复杂。从广义上讲,德国已行使欧盟的声音,主张对中国采取温和和有限的限制。虽然德国的努力并不总是成功的,但柏林极大地影响了欧盟与中国关系的发展轨迹。整个案例研究讨论了具体的例子以及这种两级政策动态的影响。案例研究要点 自 2005 年以来,德国对与中国经济和技术融合的态度经历了两次明显的转变,同时逐渐走向更为严格的方向。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