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口语中,当表达不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的事时,直陈式很少出现:
不是:*如果我们都能飞就好了。
不是:*如果那时我有假期那就太好了,但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虽然标准语言中不区分可能的事实和不可能的事实,但可以通过使用虚拟语气在口语中做出这种区分。指示性:
口语化:
b) 如果这个梦想成真了就太好了。
在句子 a) 中,梦想的实现被认为是可能的。然而,在句子 b) 中,实现也 香港数字数据集 可能是不可能的或不大可能的。
两种情况下的标准语言:
a)、b) 如果这个梦想成真了,那就太好了。
我的回答有点长;因此,总而言之,这里对您的问题做一个简短的回答:在正确的标准德语中,只有在两个分句中都使用虚拟语气的表述才被认为是正确的。但是,if 从句中直陈式的更口语化的用法不仅仅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愚蠢错误,它还遵循着标准语言还不知道的自身规则和澄清的可能性。
此致
博士博普
附言:这些发现仅基于我自己的观察。因此,它们不能被视为有科学依据的陈述。尤其是,有必要研究 if 从句中直陈式的使用是否存在地区和文本差异,以及这种现象是否以及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
发布日期2015 年 6 月 25 日类别普通话、语法、文体学标签动词变位,语体
如果梦想成真了 – 或者实现了呢?
问
如果您能告诉我这两个句子哪一个是正确的(它是虚拟式 II 中的被动句),我将非常感激:
如果这个梦想能够实现那就太好了。
如果这个梦想能够实现那就太好了。
你当然可以重新表述(“如果这个梦想能够实现那就太好了”),但我想知道这个“将会”是否正确。
回答
亲爱的 C 女士,
would be implemented和would be implemented的区别 在于,第一种形式是现在时,第二种形式是将来时。由于德语中将来的事情通常用现在时来表达(Ich fahre morgen weg = 我明天要开车离开;参见此处),所以这两个句子都是正确的。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从陈述语气开始。下列句子的意思大致相同:
我希望这个梦想能够实现。
我希望这个梦想能够实现。
如果我们现在将这个想法表述为虚拟式 II 中的所谓非现实条件从句,那么就会出现两种可能的表述,它们也或多或少表达了相同的内容:
如果这个梦想能够实现那就太好了。
如果这个梦想能够实现那就太好了。
在被动语态中,表示将来发生的事情时,通常选择现在时。这避免了助动词werden的麻烦的两次出现——一次用于被动语态,一次用于将来语态。但是,像werden wird和werden würde 这样的形式绝对不是错误的,或者从根本上说比简单形式“更糟糕”!
有时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这所房子明天就将被拆除。
这所房子明天就将被拆除。
有时“长”形式确实有点太麻烦:
周四清空的垃圾桶将于周三收集。
周四清空的垃圾桶将于周三收集。
相反,“短”形式有时不能足够清楚地表达将来的方面。以下两种表述中的第一种更清楚地表明,这个问题不仅现在不会得到解决,而且将来也不会得到解决:
没人愿意解决的问题,因此永远不会得到解决
没人愿意解决的问题,因此永远不会得到解决
因此,是否在句子中使用助动词 werden两次或省略一次,即是否选择 Sie erfüllt würde或erfüllt werden würde,更多的是一个文体决定而非语法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