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即将出版的书《为什么台湾很重要》在网上引发了一场争论。争论的焦点不在于这本书的内容,这本书的作者是前英国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现任伦敦国王学院刘氏中国研究所所长克里·布朗。争论的焦点在于,这本书的书名与戴维森学院亚洲政治学教授谢莉·里格尔2011 年出版的一本书的书名相同。
社交媒体上的中国台湾观察家们对此并不感到好笑。史密斯学院政府学助理教授萨拉·纽兰(Sara Newland) 在上周的 X 帖子中表示:“好吧,但是……已经有一本名为《为什么台湾很重要》的著名书籍了。太奇怪了!”纽兰不乏其人。牛津大学中国中心助理乔治·马格纳斯(George Magnus)在 X 帖子中表示:“出版商应该检查一下书名。”这场争议引起了学者和记者们的大量评论,评论范围从同情(“出版商通常会选择书名”)到敌视(“这是公然的抄袭”)。
布朗称这种批评不公平。“这是一个无意的错误——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联手……让我感到惊讶和失望,”布朗说。
里格尔指责布朗的出版商忽视了她一年前提出的更改书名的要求。“在把书名放到 RCS 数据巴西 书上之前,用谷歌搜索一下书名有多难?很难避免得出这样的结论:[出版商]知道他们正在覆盖和删除我的作品,”里格尔说。圣马丁出版社及其母公司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均未回应置评请求。
布朗表示,他的书名“不是我选择的”,他已向里格尔道歉,并要求出版商更改书名。“我相信这本书不会用这个名字出版,”布朗说。
小心
— 中美科学协议再次悬而未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45 年双边科学合作协议的未来再次受到质疑。该协议于 8 月到期,拜登政府选择延长六个月以“修订和加强”中美科学技术协议。该延期期限将在两周内到期,其未来尚不明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国务院官员表示:“我们目前无法提供有关美国谈判立场的具体信息,也无法透露该协议是否会在目前的到期日之后延长。”这位官员未获授权公开发言。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拜登和习近平在 11 月于旧金山举行的会晤中“同意开始就延长该协议进行磋商”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没有回应置评请求。